教育教學成果 ? 1、國家特色專業建設: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(2009年) 功能材料專業(2011年) 2、“卓越工程師”教育培養計劃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(2010年) 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(2012年) 3、國家級中心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:“材料科學與工程”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:東華大學—廣東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4、精品課程建設情況
5、教改項目建設
6、教育教學研究獲獎情況
7、教材專著建設情況 優秀教材獎: [1] 沈新元主編,《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(第2版)》,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國家級規劃教材,2011年獲得上海市優秀教材獎一等獎 [2] 沈新元主編,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實驗教程》,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國家級規劃教材, 2011年上海市優秀教材獎二等獎 國家及省部級規劃教材 [1] 沈新元主編,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實驗教程(第2版)》,“十二五”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[2] 沈新元主編,《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(第3版)》普通高等教材“十二五”部委級規劃教材. [3] 李光主編,《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藝學》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部委級規劃教材
8、教改論文 [1] 吉亞麗,沈新元. “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”的課程建設與實踐,紡織服裝教育,2017,32(1):46-48 [2] 夏于旻, 王燕萍, 王依民.高技術纖維課程教學與專業人才培養探析,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5,37(12):23-25 [3] 吳文華,史同娜,施鎮江,朱冰潔,羅偉強,楊偉,微型實驗在材料加工中探索與實踐,實驗室研究與探索,2015,34(1):48-51 [4] 吳文華,施鎮江,朱娟娟,史同娜,謝衛民,智能管理系統在高校實驗室管理中的應用,實驗室研究與探索,2014,33(11):259-264 [5] 吳良,鄒志宏,吳文華,陶然,沈雄威,基于實驗室智能管理系統的實驗室績效分析計算方法,實驗技術與管理,2012,29(6):193-196 [6] 吳良,鄒志宏,吳文華,陶然,智能實驗室管理系統的開發與實踐,實驗室研究與探索,2012,31(5):169-172 [7] 戴蓉. 對大學生學習激勵的再思考—基于雙因素理論的啟示,思想教育研究,2011,(7):81-84 [8] 戴蓉,增強大學生學習動力的多維度思考及方法,東華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11,11(2):148-151 [9] 沈新元,朱美芳,邵惠麗,楊慶,王夏琴,王燕萍,陳文萍,吳文華,吉亞麗,楊革生,“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”精品課程建設的認識與實踐,紡織教育,2011,26(4):299-302 [10] 吳良,鄒志宏,吳文華,毛志敏. 試論實驗室開放的管理模式與技術保障,實驗室研究與探索,2011,30(11):346-349 [119] 吳文華,楊慶,沈新元,王宏志,吳良,張朋勇.實驗室管理系統下的實驗室開放管理,實驗技術與管理,2011,28(2):172-176 [12] 吳文華,沈新元,楊慶,戴蓉. 材料類專業實驗分層次教學的改革與實踐,實驗技術與管理,2011,28(6):276-278 [13] 沈新元,馬季玫,楊慶,吳文華. 產學合作搞好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在校大學生的職業資格培訓,紡織教育,2010,25(4):30-32 [14] 馬季玫,沈新元. 綜合性專業實驗教學探討,紡織教育,2010,25(2): 58-59 [15] 王依民,王燕萍. 高技術纖維課程教學與本科生培養的關系,中國校外教育2009,(08):113 [16] 沈新元,吳文華,張清華,朱美芳. 提高大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認識與實踐,科技資訊,2008,21(21): 207-208 |
86 21 67792362
clxy@dhu.edu.cn
Copyright?2015 松江校區 : 上海市松江區人民北路2999號 201620, 延安路校區 : 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號 200051
滬ICP備05003365 滬舉報中心 最后更新日期 :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webmaster@dhu.edu.cn